在印度,偷电已经不仅是个现象,而是一个完整的“副业市场”,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。
去年,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直接点破:印度生产的全部电力中,有27%以上因为盗窃而损失。换算下来,一年被偷走的电量高达200亿度,这个数字足够让整个纽约亮两年。电网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卢比。
我先说个有意思的反差。在中国,你别说偷电,连电费忘交都会立刻被提醒;在大多数国家,只要接上电线,付了钱,照明和空调都能稳定运行。但到了印度,这逻辑会突然断掉。国家总体用电量全球进前三,但数以亿计的人,却连稳定用电的机会都没有。
为什么会变成这样?原因很多,但第一层问题很吊诡。印度不少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在偷,他们觉得这是“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”。在一些印度教信徒眼里,电是由“瓦苏代瓦”,宇宙之神的呼吸,无偿滋养万物。光、空气、水电这种资源应该是免费的,付费是政府在“偷神赐的电”。所以,当政府限制供电时,他们反而觉得政府才是“贼”。
现实压力比宗教信念更直接。电费虽然低,但贫富差距大到可怕。大量普通家庭一个月拼命干活,只够吃饱几顿饭。交电费显得奢侈,更别提印度的电力设施又老又脆弱。即便交了钱,也可能随时停电。富人区和穷人区每天供电时长不一样,不满情绪早就积累。
于是穷人偷电,富人一看穷人有免费电也动了心。一传十,十传百,盗电的习惯直接从底层一路蔓延到了上层。结果就是偷电越多,电网停电越频繁,停电越频繁,偷电就更严重。
更关键的是,这不是普通老百姓先带头,而是电网内部的人首先下场。他们掌握专业技术,本来负责维护电力系统,却开始亲自“监守自盗”。在一些调查中显示,平均十个人中有四个人偷电,而且这是保守估计。
偷电的方法,有莽撞派也有技术派。莽撞派靠“老虎钳”直接上阵。一部纪录片拍到过印度一个电工徒手用老虎钳钩电线,靠感觉完成整个接驳过程。甚至出现了被称为“空中飞人”的人,即使电线密如蛛网,爬上十几米的梯子也是毫不犹豫。
技术派的玩法更精细。在德里的贫民窟里,有所谓的“电工”用螺丝刀开电表、剪断计数线路、涂抹导电膏,让电表彻底失效。还有“移表术”,把公共电表搬到自家院子,甚至改成反向旋转,让电力公司反倒倒贴钱。上一年,印度稽查人员就在一座豪宅发现电表反向运转已久,豪宅主人一直在“赚”电费局的钱。
如果只是零星的个人行为,还好说。问题在于,这个事已经变成完整的产业链。黑帮成为了“地下电力寡头”,推出专业偷电服务,包接线、包维护、甚至推出“紧急抢修”。变压器盗窃也成了上游环节,专业团伙夜里拆走高纯度电解铜,黑市价比普通废铜高三倍。一晚上拆两台变压器,就能盈利可观,但这直接导致印度输电损耗率高达22.7%,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%,形成恶性循环。
印度政府当然不是没管过,只是几乎所有措施都碰了壁。投入上亿资金推广智能电表,结果装上去没多久就被村民拆毁,损失比原来更大。派稽查员上门,不是被狗咬就是被人打;动用军队,士兵一撤,居民立马重新接电。法律上虽然规定“三倍罚款”,但对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的穷人来说,就是一张永远不会兑现的纸。
这里的根子,不只在偷电行为本身,而在于制度性的不平等。贫困不是偷电的合理理由,宗教信仰也不能成为违法的遮盖。但当电力资源成了少数人的特权,当供电配额按阶层分配,底层人会用自己唯一能控制的方法去反抗。
偷电风险极高。高压线路不是玩具,缺乏绝缘设备,触电可能瞬间丧命或者造成重残。但在印度的大量地区,偷电已经不完全是经济问题,它是对失衡社会的一种本能反弹。很多人并不真的相信法律能保障他们的用电权利,他们相信自己动手才能保证灯亮。
在这样的现实下,莫迪几次公开宣称“印度很快会超越中国”,听着很振奋。然而仅从电力供应这一项来看,这个愿望离兑现还很远。一个全国性、持续性的偷电产业链,足够说明印度的现代化路径上,还有很多比数据和口号更难跨越的障碍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启远网-国内正规配资公司-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-最大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